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跨越喜马拉雅的文化对话,《莫愁莫愁》亮相尼泊尔国际戏剧节

2025-04-19

作为中国戏剧家协会“大美戏曲 以艺通心”中国戏曲海外行活动的重要项目,原创形体戏剧《莫愁 莫愁》近日踏上尼泊尔土地,在加德满都曼茶罗剧院连演两场。同时该剧目主创团队还参与尼泊尔国际戏剧节工作坊论坛,以跨越国界的艺术语言,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,传递属于南京的文化基因。

东方美学惊艳南亚

舞台形体戏剧《莫愁 莫愁》以南京流传的“莫愁女”的传说为创作蓝本,讲述了金陵城中山王府的公子徐澄爱上了家里的丫环“莫愁”的凄美而动人的爱情故事,该剧推崇的普通女性对命运的抗争,对爱情的坚贞不渝,为爱牺牲,在今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……在西方,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流传至今,而在遥远的东方大地,金陵城的莫愁女,跨越山海,与朱丽叶的精神内核达到了统一。

此外,《莫愁 莫愁》是一部通过西方肢体剧的创意来表现中国的古典故事的舞台剧。与传统以台词为主的戏剧不同,形体戏剧更注重身体的表现力,演员的身体成为主要的表达工具,同时,戏曲元素的融入强化了中国传统的“写意”,让观众跟随演员的表演体会莫愁的喜怒哀乐并沉浸其中。

主题论坛共话舞台艺术魅力

《莫愁 莫愁》主创团队还参与了尼泊尔国际戏剧节NITFest 2025工作坊主题论坛,并做了“中国传统戏曲元素对形体戏剧的影响与探索”主题分享。导演李珺与在座数百名艺术爱好者分享了“形体戏剧”的发展历史,同时介绍了《莫愁 莫愁》这部作品如何将西方的肢体表达与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相结合,主演又是如何用形体表达出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。

现场,主演团队还展示了形体训练和表达的相关练习方式,吸引现场观众与大家一起互动交流。李珺表示,《莫愁 莫愁》这部作品的出现,正是戏曲、形体在表达上的天然共鸣,是跨越艺术种类的美学对话与融合,也是南京市话剧团不断探索新的舞台艺术表达方式的创新。

南京故事的世界表达

形体戏剧《莫愁 莫愁》为尼泊尔观众讲述了一个南京的爱情传说,同时演出过程中通过光影呈现了包括莫愁湖、梧桐树叶等标志性的金陵元素。光影效果与舞台调度更是以南京的“山水城林”为灵感,将城市符号转化为可触可感的艺术载体。

据悉,主演方南京市话剧团成立六十多年来一直坚持深挖南京本地文化,结合城市文化,创作出包括《秦淮人家》《雨花台》《刻经》《南京有个小西湖》等多部具有南京文化特色的作品,未来也将不忘初心,坚持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力量,以更富当代性和艺术性的舞台作品,让南京文化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。

莫愁女传说在南京的流变,本身就是一部文化传播史。从南朝乐府中的“石城莫愁”到明代莫愁湖的“金陵莫愁”,南京通过地理景观与文学叙事的叠加,将这一形象固化为城市文化符号,而形体戏剧《莫愁 莫愁》以明代传说为蓝本,再现徐澄与莫愁的悲剧,既呼应了莫愁湖“宁为玉碎”的精神内核,也延续了南京对“抗争与坚守”这一文化基因的诠释。这种对本土传说的系统性梳理与艺术转化,更加体现了艺术作品在传播城市文化过程中的创新能力与责任。
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

校对 盛媛媛

返回